•  
    |
    |
    |
    |
    |
    您當前的位置:本地通首頁 > 本地歷史 > 江南名山——文脊山(下)

    江南名山——文脊山(下)

    關鍵詞:文脊山     我要發布新的信息

    □高生元

      〔五〕、文脊山厚重的歷史文化

      文脊山不但雄峻、奇險、瀑美、洞幽,而且人文歷史厚重。

      相傳,第一個開發寧國山門洞(別稱靈巖洞)的是東晉太和年(366—371)的瞿硎。他生前隱居靈巖紫云洞,在此修煉、讀書,牧羊訓鹿,死后葬此,后人更名為“瞿硎石室”。至今流傳大司馬桓溫三顧石室,而瞿硎不出山的故事。

      傳說,東晉大司馬桓溫有野心,想做皇帝,便四下尋訪高士,為其所用。瞿硎為東晉名士,在靈巖洞過著隱士的生活。古時此地山名為瞿山。山中產磨刀石,名為硎。因此以瞿硎為名也。大司馬得知先生隱于靈巖洞,便帶人前來訪問。見先生坐于石室,撫琴而歌“十五從軍征,八十始得還。道逢鄉里人:‘家中有阿誰?’‘遙看是君家,松柏冢累累’。兔從狗竇入,雉從梁上飛。中庭生旅谷,井上生旅葵。舂谷持作飯,采葵持作羹。羹飯一是熟,不知貽阿誰。出門東向望,淚落沾我衣!(漢代古詩)歌畢,大司馬拜訪先生,請先生出山,為其幕僚,并許以榮華富貴。先生對大司馬的“司馬昭之心”早已有所耳聞,直接嚴詞拒絕了,并說:“貧者,士之常也,吾已習慣矣。吾不會為貪圖富貴而做世人唾棄之事!

      過了一段時間,大司馬第二次又來請先生,并說道:“君居此高山寒洞,有何樂哉?”

      先生說:“吾樂多也,閑暇之余,吟詩、撫琴,與鹿羊為伴,嬉戲其間,其一樂也。鄰里無欺,誠意相處,無奸詰之事,心之坦然,情之愉悅,其二樂也。與逝去的征士相比,吾年八十有六矣,吾今即去,心已足矣,其三樂也。司馬無須執意相邀,吾意絕也!

      又過了一段時間,大司馬再次來到靈巖紫云洞,見到先生披鹿裘,坐于石室,面無神色,眾皆莫測。近觀之,先生已卒矣。大司馬遣僚屬將先生葬于紫云洞旁,并立碑,書:“瞿硎先生墓!

      古時山門洞內右側建有瞿硎祠,以祭祀瞿硎先生。左側有一古樹,名瞿樹,乃瞿硎親手所植,清汪作霖《建瞿硎祠記》中云: “迄今蔚然,其枝為桃、為柜、為槤,花各從其時。霜既降,通樹皆實如椒,本如槿。人無識者,群呼:瞿樹,又從先生名樹也!鳖檹,名六,西冷人,太學。寫有《瞿仙老樹歌》:“員丘丹灶易禪帨,瞿仙已作千年別。只有老樹不知名,至今獨守寺門碣![仙尚有瞿硎名,此樹得仙名亦滅。不聽南山與北山,伐木丁丁聲不絕!

      瞿硎祠與紫云洞之間是唐開元年間建的靈巖寺,宋治平中賜額,寺前有山門六洞!短藉居钣洝吩疲簩巼h文脊山”下有廟,邑人祈之,祈禱有靈”,即指靈巖寺也。此后香火興盛,四方僧人云集,文人雅士接踵而至。寺后來被毀,明正德年間復建佛殿、天王殿,隆慶中又增建。清末寺被毀?谷諘r期,國民黨二十五軍曾駐此地。

      文脊山下古有沈大圣祠,俗傳沈乃唐國師,歸山坐石而化,葬在海螺山頂,顯靈于海螺山。宋朝建沈大圣祠,明朝多次遞修,后被毀。

      梅知巖為寧國東山人,隋大業十三年(604),天下大亂,賊寇四起,梅公因起兵據郡自保,攻占寧國縣城后,又占宣城縣,使地界平安。唐武德六年(623)三月歸順唐朝,封南魯王(據《寧國縣志》)。文脊山建有梅魯王廟(址在今文脊峰水庫后面),祭祀唐朝梅知巖。古廟聯為:“九尺將軍廟,千年香火靈!

      唐武德五年七月,輔公祏起兵反唐。唐元帥李孝恭、副帥李靖領七位總兵征討輔公祏。雙方在江淮地區、皖南涇縣、宣城、寧國文脊山(曷山)一帶數次交戰,歷時一年多,輔公祏的主力在皖南一帶被消滅。輔公祏戰敗逃往浙江紹興、德清而被俘,武德七年輔公柘在丹陽被殺。

      唐天復三年(903)元月寧國軍節度使田頵破昇州(今南京市)馮弘鐸,因軍功向楊行密求歙、池二州所屬,吳王楊行密不同意。后來田頵反了楊行密。楊行密率大將李神福、臺濛討伐宣州田頵,雙方最后決戰于文脊山(曷山)下,田頵戰敗,逃跑中因橋垮墜河被殺。行密撤寧國軍號,以臺濛為宣歙觀察使,加檢校太保。

      宋建炎四邊形年(1130),叛將戚方犯寧國。邑之方家沖人方致堯率鄉兵伏石嶺隘處,使其子登山揮幟為號,賊至,伏發,退走,薄諸泥沼中,刺殺其白馬將。賊怒,益兵至。致堯中流矢被執,脅之降。罵曰:“我豈從賊耶?”賊斷其首而去。

      清代高僧性瞞,住持靈巖寺龍角殿,行腳到京,佛法譽滿京城,順治十一年(1654)敕封其為“兩江大和尚”,賜“五佛冠紫衣”。解放初靈巖寺改建成山門小學。

      北宋時期,在文脊山與柏枧山之間建有“齊云亭”,又名“文脊亭”。寧國縣志記載:“梅堯臣與宣城簿張獻民刻詩其上,名人題詠頗多!

      自北宋蔡楊刻石于山門洞摩崖始,明清時期又有多方摩崖刻石流傳下來。故2013年“山門洞石刻群”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。

      《中國名勝詞典》曰:“山門,古名石門,別稱靈巖。在安徽寧國縣城北15公里。西有文脊山,北有敬亭山!蔽募股脚c敬亭山相媲美。文脊山以她厚重的歷史文化以及優美神奇的自然山水而享譽四方,成為江南名山。(責編:石澤鳳)

    贊助商提供的廣告
    糾錯信息:( 已有 0 人發表糾錯信息 )
    電話:18056395990 傳真: 郵箱:610585440#qq.com
    地址:寧國市人民路 郵編:242300
    Copyright © 2004-2023 寧國在線版權所有  技術支持:城市聯盟
    不良信息舉報中心

    皖公網安備 34188102000203號

    99热在线精
  • ='{"id":"10"}'>